<thead id="lz1gf"><label id="lz1gf"><table id="lz1gf"></table></label></thead>
<blockquote id="lz1gf"></blockquote>

  1. <blockquote id="lz1gf"></blockquote>
    
    
  2. 藏兵洞復原,再現(xiàn)邊關互市

       2013-04-22 747
           藏兵洞里藏秘密,軍事設施露玄機。繼6年前的第一次清理發(fā)掘之后,位于寧夏靈武市境內(nèi)的水洞溝明代藏兵洞,在近期的第二次清理發(fā)掘中,又有許多新發(fā) 現(xiàn):在這個堪稱天下奇觀的軍事防御設施里,居然發(fā)現(xiàn)桿秤、升、斗、馬鐙等“民用物品”,從而揭示了藏兵洞不為人知的另一面:盡管戰(zhàn)事不斷,但那里的邊貿(mào)互 市曾經(jīng)相當繁榮,長城兩面百姓曾有密切交往。

      設計玄妙被譽為地道戰(zhàn)“鼻祖”

    藏兵洞位于寧夏與內(nèi)蒙古交界、明代長城軍事設施紅山堡(又名橫山堡)旁,距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舊石器時代遺址水洞溝僅有4公里。由于年代久 遠、遠離人煙,藏兵洞長期鮮為人知。2006年,有關部門對位于峽谷南面峭壁中的藏兵洞清理發(fā)掘,清理洞穴965米、面積3200平方米。在洞內(nèi)清理出土 了刀槍劍戟、箭頭、鐵蒺藜、彈藥等武器裝備,也發(fā)現(xiàn)了暗道、陷阱等防御設施。此外還發(fā)現(xiàn)了鍋灶、糧食、蔬菜等生活用品。人們發(fā)現(xiàn):藏兵洞與一旁的長城、紅 山堡構成了一個絕佳的立體防御工事,其防御設施之周密、精巧、完備,令人嘆為觀止。人們驚呼其為古代軍事設施之奇觀、地道戰(zhàn)之“鼻祖”。很快,藏兵洞便被 辟為旅游景點并吸引大批游客前來尋幽探奇,去年的游客已有30萬人。

    藏兵洞的第一次清理發(fā)掘,清理長度占總長的三分之一,且僅限于峽谷的南面峭壁,而與之相對的北面峭壁,已有洞口外露。為此,人們非??释私饽抢锏氖澜?。

    2010年4月20日至2012年9月10日,有關部門對峽谷北面的藏兵洞進行了清理發(fā)掘,共動土方7萬立方米,清理洞道2600米,清理面積6850平方米,均超過第一次清理發(fā)掘。

    現(xiàn)在清理出的主體洞道,寬2米,高2.2米。隱藏在峽谷北面峭壁的藏兵洞,仍然保持峽谷南面曲折蜿蜒、洞洞相連、暗設機關、陷阱密布、易守難攻的特點,洞內(nèi)的空間比南面也要更大些,其防御功能似乎也更加完善,足以讓入侵者防不勝防。

    記者在洞內(nèi)看到,有好幾個斜洞的入口都設有“機關”,盲目進入者只要一踏上地面的踏板,懸掛于頭頂?shù)蔫F蒺藜就會落在頭頂,足以置人于死 地。有一處陷阱,下面鋒利的木釘被固定在可以相向轉動的兩個轱轆上,人一旦掉下,將遍體鱗傷。還有一處陷阱,表面只是平鋪了一些木板,但這些木板是可以翻 動的,來多少人就會掉下去多少人,而地面上卻不留任何痕跡。“生死門”的設置,尤其令人叫絕:一個可以轉動的木門,后面隱藏著兩個洞口,木門向左一轉,人 就進了右邊的洞口,木門向右一轉,人就進了左邊的洞口,而這一左一右就可以決定人的生死。

    蜿蜒于3公里峽谷兩側絕壁的藏兵洞,巧妙地利用了風雨侵蝕形成的懸崖峭壁,開鑿了既能隱蔽、轉移,又便于進攻的軍事設施。而洞內(nèi)的側 室、陷阱、暗器、糧倉、水井、廚灶、火藥庫、兵器庫、通氣孔、瞭望角,除了便于攻守外,還可以滿足飲食、休息、長時間駐守之需。藏兵洞的地道,密如織網(wǎng), 上下相接,左右呼應,四通八達,與長城、峽谷、溝壑、城堡有機相連,構筑了內(nèi)外相通、左右逢源、游刃有余的立體軍事防御體系。據(jù)史書記載,明代韃靼、瓦剌 貴族曾多次從靈州至鹽州一帶拆墻南下掠奪財物,但他們卻從沒有攻破過紅山堡。有關人員據(jù)此分析,包括藏兵洞在內(nèi)的防御體系發(fā)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
    尤其令人感到意外的是,峽谷南北兩側的藏兵洞,在地下竟然是相通的。將士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在地下從這面運動到那面,隨時增援。峽谷北面藏兵洞的發(fā)掘,可以讓人對藏兵洞有更加全面的了解,進而具體地感受藏兵洞的玄妙。

      藏兵之所出土大批民用物品

    藏兵洞不同于墓葬,有人覺得里面可能不會出土多少文物,但藏兵洞的第二次清理發(fā)掘還是給人帶來驚喜。

    與第一次清理發(fā)掘出土的多為兵器不同,這次出土的文物以生活用品為主。清理發(fā)現(xiàn),本次出土的物品有馬鐙、秤、油燈、斗、升、格、皮囊、 弩等11種。其中,銅桿、木桿秤有171件,鐵制馬鐙有183件,鐵質油燈有10盞;木制斗、升、格等量器有36件,皮囊有7件?,F(xiàn)在,部分出土文物就展 示在藏兵洞內(nèi)的一個議事廳里。

    記者在現(xiàn)場看到,這些桿秤,有雙鉤的,有單鉤的,有大秤砣,也有小秤砣,均以十六兩一市斤為計量單位,盡管有些秤桿已經(jīng)開裂甚至折斷了,但上面的銅星依然牢牢地固定在秤桿上,且基本沒有銹蝕。

    水洞溝旅游公司董事長王亞偉告訴記者,這些桿秤可以滿足各種計量需要,最大的可以稱300市斤的貨物,最小的可以秤金銀首飾等精確到最 小計量單位的貨物。專業(yè)人員在清理時看到,這些桿秤是和雜草包裹在一起的,但不知出于何種目的。木斗依然保存完好,卯榫緊扣,四邊、橫梁均有鐵皮加固,仍 可以使用。記者注意到,這些器物均有長期使用的痕跡。如此之多的秤、斗、升等計量工具的發(fā)現(xiàn),印證了明代這一區(qū)域邊貿(mào)繁榮的景象,也說明紅山堡不僅是屯兵 的城堡,而且是互市的場所,曾有大量商販聚集。考古學者依此推測,在明代,雖然有韃靼、瓦剌貴族統(tǒng)兵從這里進犯中原掠奪人口、財物、牲畜,甚至騷擾百姓、 殺傷邊民,但那只是統(tǒng)治者所為,而長城南北的老百姓卻一直和平交往,并通過貿(mào)易互通有無。這里,有戰(zhàn)爭,也有和平。戰(zhàn)爭可能是短暫的,而和平則可能是長久的。
     

    寧夏水洞溝明代的“馬市”遺址是明代寧蒙地區(qū)蒙漢以物換物邊貿(mào)互市的歷史佐證,蒙古人通過正常的手段獲得了物品,也解決了明朝優(yōu)質軍馬供應不足的問題,對邊境的和平和安寧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。當時生活在寧、蒙交界地帶的各族民眾在此開設鐵匠鋪、綢緞鋪、絨線鋪、雜貨鋪等各種商鋪和蒙古包,在交易最活躍時,形成了長達四五里許的交 易市場。每當開市之時,前來趕市的各族民眾人數(shù)眾多,馬市異常熱鬧。蒙古族的各游牧部落以金銀、牲口、馬匹、獸皮、奶制品以及氈帽等物品來換取漢民族的布 匹、絲綢、食用鹽、鐵鍋、農(nóng)具以及其他物品。

    寧夏水洞溝景區(qū)經(jīng)過了2年的查閱史料、走訪征集工作,將當時馬市繁榮的場景進行了完整再現(xiàn),于7月19日正式面向公眾開放,讓游客參觀藏兵洞、逛逛明代“馬市”,體驗一下明代“馬市”的繁榮。

     

    這次清理發(fā)掘,更讓人對藏兵洞刮目相看。盡管“藏兵洞”一詞曾見于文獻記載,但一個“洞”字已不足以概況這個“地下兵城”。這個可以隱藏數(shù)百名將士、攻守自如的軍事奇觀,能夠以如此完整的面貌保存至今,本身也是一個奇跡。(本報記者 莊電一)

     
     
    更多>同類旅游資訊
     
    太爽少妇免费视频,久久久久综合网久久,91综合专区国产在线,日本熟妇hd乱子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精品熟女少妇免费久久

    <thead id="lz1gf"><label id="lz1gf"><table id="lz1gf"></table></label></thead>
    <blockquote id="lz1gf"></blockquote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lz1gf"></blockquote>